【现象】新能源车在中国的提及,最早应该追溯到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在“弯道超车”的思想指导下,2008年成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9年,则是新能源车政策密集出台:先是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安排1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随后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未来3年新能源车形成50万辆产能,占乘用车销量的5%;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立下的目标是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可事实上呢?距离2015年不过一年光景,我们能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吗?还是让数据来说话吧:作为“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0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辆,商用车1536辆;利好政策多如牛毛的2009年呢,新能源乘用车不足400辆,以新能源客车为主的商用车倒是增长到了4000余辆;2011年总共销售新能源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汽车2580辆;再到了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为1.14万辆,占8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416辆,占11%——最讽刺的是,2009年希望三年后能占到乘用车销量5%的希望,在2012年被彻底扇了个大耳光:按照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1931万辆的规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仅为0.6%。 至于刚刚过去的2013年,虽然数据还未最终统计出来,但很显然离“新能源车满地跑”的愿景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就别说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动车了,哪怕是最切合实际的混合动力车型,哪怕是在政策倾向性极为明显、摇号必中且优惠连连的广州市场,混合动力凯美瑞的销量也每月不过100辆。而与此同时,2013年各大车企迫于政策催生了一堆新品牌,基本都是走“电动车路子”的,计划都是在两三年后推出新车型。 【基本释义】新能源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新能源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不过,在中国,新能源车的概念却始终还是模糊不清,对于老百姓而言,新能源车似乎被基本认定为了两类:市面上有售的混合动力车和在美好幻想中存在的电动车;而对于享受补贴的政策而言,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才是“亲儿子”。至于混合动力?连“干儿子”都算不上,确定不是充话费送的么?例句: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争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市场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点评】2006年徐静蕾拍的一部极其混乱、除了标题没啥能点赞的意识流电影《梦想照进现实》,恰恰正是目前新能源车现状的写照。《梦》海报上两人相对无言,抬头望天的场景,不正是政府和企业两者既迷茫又无奈的模样么——尽管政策一大堆,企业跟风上,但只要消费者不买账,新能源车始终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哦不,“南柯一梦”才更为确切。已经2014了,他们曾经做过的承诺,注定是难以实现了,原因?用车环境、成本,如果,我是说如果哈——新能源车违章不扣分,会不会大卖呢? (责任编辑:编辑J1) |